20世纪30年代,他是新式木刻运动的得力干将;抗战时期,他是延安鲁艺木刻工作团的安排者、领导者;他的版画《到前哨去》、油画《开镣》《前夜》等,都是20世纪我国美术史上极具代表性和研讨价值的著作。
他是我国闻名的版画家、油画家,一起仍是中心美术学院的创建者之一、广州美术学院的首任院长。
9月24日,由广州美术学院、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“年代前锋的现场——胡一川艺术与文献展”在广州美院美术馆(昌岗校区)展出。600余件宝贵的著作、手稿、文献,让观众走近这位深入影响了我国20世纪美术走向的咱们。傍边,国家博物馆一级文物、第一次到广州展出的《开镣》尤为可贵。
学习油画身世的胡一川,由于革新的需求,首要为人所熟知的是那些妇孺皆知的是非木刻,但是即便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,他依然止不住关于创造油画的巴望。
20世纪40年代末,跟着战事的推动以及条件的逐渐改进,他开端创造那与革新和建造严密相关的主题性油画。新我国建立今后,他的创造便首要转向了油画,并且主题性油画创造简直连绵贯穿了他之后的创造进程,在这傍边,不乏让人形象十分深入的大型前史画创造。
《开镣》 1950年 北京 174cm×244cm 布面油画 我国国家博物收藏
他的这些著作造型坚实宽厚,光影营建杰出,具有极强的个人特征,一起又和本身的生命阅历严密相关,有一种质朴的感人力气。而与此创造头绪相对应的是他曲折河北、北京、武汉、广州等多个教育战线的“现场”,以及作为新我国美术教育新格局建构的重要建造者的头绪。革新与教育的“现场”也是他创造的“现场”,这两个现场交错在一起,才构成咱们关于胡一川更为完好的了解。
《南海油田》 1983年广州 62cm×52cm 布纹纸油画 广东美术收藏
“到日子中去”从更朴实的视点展现胡一川的艺术探究与实践。在胡一川学习和创造油画的过程中,有多种要素在起作用。例如,早年在杭州国立艺术院的学习阅历,后来针对他所认同的艺术家画作的描摹,还有那阅览国外现代派画册所得到的启示……但一切这一切都经过了他的转化和淬炼。
他转益多师,却又不失自家相貌;他不断深入日子,奔走风尘,博览祖国河山,却不乐意做天然的俘虏,他的胸中激荡着要喷涌而出的热情,那火热的颜色和刀劈斧斫般的笔触和造型,洋溢着生命的微弱张力。
胡一川创造了很多的景色油画,在他的眼中,景色不是闲情逸致的小品,而是充溢日子和年代感的“战场”。他在装满书刊的斗室中作画,却仿若置身于祖国的崇山峻岭和大江大河。
影响他创造的多元要素,又经过他的言语与举动化作惠泽世人的涓涓细流,关于现实主义与天然主义、内容与方式、颜色与笔触,关于西方现代派和我国传统书画,他都留下了弥足宝贵的华章。
作为新式木刻运动的一名干将,胡一川与许多木刻艺术家相同,将木刻创造归入到针砭时弊、救亡图强的民族反抗的浪潮之中。
《拓荒》复制件 1941年延安 26cm×22.3cm 水印套色木刻 我国美术收藏
《八百壮士》 1938年 延安 16cm×20.4cm 是非木刻 我国美术收藏
他曾遭到鲁迅所倡议的文艺精力的鼓动,参加安排木刻社团,加入党所领导的左翼美术家联盟,他还奔赴延安,安排鲁艺木刻工作团,在各个战场的“前哨”,用刀和笔刻写了很多令人热血沸腾的著作,发出了那个年代振聋发聩的吼声。
在他身上,咱们正真看到了一个党的文艺兵士的许多共性,一起在详尽收拾其艺术阅历时,也获知了革新文艺进程中的某种多面性,比方两个“一八艺社”的问题,以及鲁艺木刻工作团与延安鲁艺在艺术取向上的不同认知。而就胡一川而言,其所诉求的是,怎么到那革新的前哨去,一起也是他以为的艺术的前哨去!
《军民合作》复制件 1940年山西 33cm×26cm 水印套色木刻 我国国家博物收藏
本次展览是广州美术学院近年来收拾、研讨胡一川的一大效果。展览中那些宝贵的著作、手稿,以及前期搜集、收拾的很多口述史和文献资料,在美术界引起火热反应。
一八艺社未闭幕前部分成员合影于西湖边(二排右二为胡一川,前排左四为夏朋)1931年杭州
展出地址: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1号、2号、3号展厅(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7号)